生命的春天,走过必留痕···
无论是风里,还是在雨里,我都在这里守候着你~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短短8个字是慈善事业的真实写照。随着社会公众慈善观念逐步提高,慈善事业得到更多关注,全社会慈善氛围也越来越浓。
截至2021年7月底,全省慈善组织1477家,公募慈善组织176家,慈善信托资金7.1亿元。“十三五”期间,广东福利彩票累计销售1039.7亿元,连续13年保持全国福彩销量第一;筹集福彩公益金305.8亿元,有力促进了社会福利、社会保障和公益事业发展。
2016至2021年广东省慈善组织数量变化以及广东省公募慈善组织数量变化柱状图
“中华慈善奖”是全国慈善领域政府最高奖项,自2005年以来已成功举办了十一届表彰活动,累计表彰了1187个爱心个人、爱心团队、捐赠企业、慈善项目和慈善信托,有力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促进了慈善事业发展。
9月5日是第六个“中华慈善日”。当天,民政部揭晓了第十一届“中华慈善奖”表彰名单。182个爱心个人、爱心团队、捐赠企业、慈善项目和慈善信托获得第十一届“中华慈善奖”。
其中,广东推荐参评的8个慈善项目、慈善信托、捐赠企业和捐赠个人获得第十一届“中华慈善奖”,获奖数量位居全国前列。
广州立白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立白凯晟、立白集团董事长陈凯旋出席广东省分会场,并作为全国四名获奖发言代表之一发表获奖感言
2020年初疫情出现,立白集团第一时间捐赠价值2亿元的消毒除菌产品;组织1万名立白员工和610个立白品牌服务商团队日夜赶工,在全国物流公司休假停运的情况下,投入近2000万元紧急调配1000多辆物流配送车辆,行驶40万公里总里程,驰援全国363座城市2000多家定点收治医院,与医疗机构、社会组织、志愿者一道共同抗疫,共克时艰。不仅如此,立白集团在科研攻关、复工复产等方面也为疫情防控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用实际行动彰显企业社会责任感。
近年,立白集团积极响应国家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号召,捐资1.3亿元,在广东汕尾、揭阳和四川凉山以及贵州毕节、黔南州等多个地区实施慈善项目,全力改善贫困地区农村的基础设施、医疗卫生、教育办学条件,惠及30万名群众,有力助推了当地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的进程。此外,组织立白员工成立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队,走进广西、四川、江西、河南贫困偏远地区100多所小学,开展捐资、助学行动超过500项,参加人员5万人次,惠及人群2万多人。
多年来,立白集团一直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感恩的心态,纯粹、低调、务实地回馈社会,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赈灾救灾、兴教助学、安老恤孤等方面积极发挥作用,累计为慈善事业捐赠款物超5亿元。
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源于社会,回报社会”一直是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责任理念,成立34年来,招商银行在抗击疫情、乡村振兴、公益慈善、绿色金融等领域始终不渝践行企业社会责任。
据悉,2020年1月25日,招商银行第一时间通过武汉市慈善总会向武汉市捐款2亿元,由武汉市新型肺炎防控指挥部作为疫情防控专款使用,全力支援武汉抗击疫情。招商银行员工也积极开展捐资捐物活动和志愿服务,为受疫情影响的重点地区和人群奉献爱心。同时,在企业网银和企业App上特别开立了慈善捐款专用通道,让企业可以免手续费向指定收款方捐款,企业网银全渠道捐款总额超过7.6亿元。除了直接捐款,作为一家全国性的商业银行,招商银行还通过一系列“金融服务组合拳”,为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企业和个人提供差异化的优惠金融服务。
星河湾集团
在2021年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中,星河湾集团举牌认捐2亿元。
一直以来,星河湾集团在黄文仔董事长的带领下,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投身社会公益慈善事业。从多年前对革命老区的捐助,到近年来对汶川、从化、连南、粤东、毕节、黔南、林芝、怒江、临夏、喀什等地的帮扶,效果显著,赢得了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星河湾首创的社区+公益新模式,入选了中华慈善品牌项目。
在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中,星河湾积极参与,自2016年以来,每年捐资都过亿元。今年,星河湾捐资2亿元;于今年9月开启的首个“羊城慈善月”活动中,星河湾又捐资1000万助力乡村振兴。与此同时,由星河湾全资捐建,总面积约3万平方的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第一小学,正在紧锣密鼓推进建设中。
美的控股有限公司
一直以来,美的将公益慈善作为企业文化的灵魂。美的控股有限公司始终秉承董事长何享健先生自1968年创业以来所坚持的理念,时刻“抱着感恩之心,将财富回馈社会”,并通过广东省和的慈善基金会、美的集团、美的置业等不同的商业、公益慈善主体持续进行捐赠,以支持推动公益慈善事业发展。
美的控股有限公司多年来的慈善之路,从早期连续的零散捐赠,到建立持续的公益慈善平台;从成立系统、专业化运作的广东省和的慈善基金会(原广东省何享健慈善基金会),到2017年发布60亿元永续慈善的规划。美的控股有限公司通过有效的捐赠支持,让“和的”慈善事业在根植本土的同时也兼具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推动建立了一个立体、可持续的现代公益慈善体系。
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
碧桂园董事局联席主席杨惠妍获十一届中华慈善奖
“在脱贫攻坚等慈善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表彰名单”中,碧桂园杨惠妍等23人入选“捐赠个人”,“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慈善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表彰名单”中,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等24家企业,鉴于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时的贡献,受到表彰。
多年以来,碧桂园累计社会慈善捐款已超90亿元,主动参与全国16省57县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工作,助力超49万人脱贫。南方+记者了解到,碧桂园当前正聚焦“五大振兴”,以发展各类特色产业,反哺乡村公用事业的“1+5+N”乡村振兴模式,助力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除乡村振兴事业外,去年至今,碧桂园出钱出物出力,动员集团近20万员工以实际行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坚持“精准支援”——疫情到哪,支援到哪,设立专项基金,出钱出物出力。今年7月河南多地因极端强降雨引发洪涝,碧桂园集团、碧桂园服务、国强公益基金会联动碧桂园在河南的8个区域立即行动,采购价值2800万元物资支援河南稳定灾情和灾后重建工作。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碧桂园、国强公益基金会第一时间响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捐赠2亿元设立抗击新冠疫情基金,多方采购急需抗疫物资运往一线,并派出医护人员和志愿者、提供高科技餐饮设备直接支援一线抗疫工作,体现了公司“希望社会因我们的存在而变得更加美好”的企业使命和“对人好、对社会好”的企业精神。
长期以来,碧桂园在扶贫领域开展了一系列积极探索,2018年更是把扶贫上升为重点工作,成立近200人的专职扶贫队伍,结合企业自身优势和贫困地区实际情况开展精准扶贫,帮扶对象遍及全国16省份57县,通过党建、教育、产业、就业等帮扶举措,形成了一套可造血、可复制、可持续的精准扶贫长效机制,并助力49万人实现脱贫。
广州市慈善医疗救助项目
广州市慈善医疗救助项目于2010年正式实施。11年来,该项目已涵盖前置救助、大病救助、专项救助、综合服务平台、线上募捐的全方位慈善救助体系,直接资助救助对象涵盖广州市户籍居民、来穗务工人员、外地户籍全日制大中专院校学生等。
项目以珠珠慈善医疗救助平台为核心,以困境儿童大病救助、血友病救助、急难救助、再生障碍性贫血救助等专项救助为主要抓手,为来穗就医的困难人群提供救助政策咨询、链接医院、筹款支持等综合性救助服务。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8月,项目共募集资金及物资约10.78亿元,救助困难群众145524人次,救助金额10.76亿元。另外,在11年的发展中,该项目救助病种逐渐向血友病、实体恶性肿瘤等罕见病和重大疾病拓展,力争覆盖更多困难群众,提供及时有效的慈善医疗救助。
顺德社区慈善信托
在佛山,有一个运作了4年的慈善信托,始终助力当地社区发展。
2017年5月,由美的控股有限公司委托,中信信托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省和的慈善基金会作为双受托人,广东省德胜社区慈善基金会担任执行人的“顺德社区慈善信托”正式设立。
“我们慈善信托初始规模4.92亿元,期限永续,目前信托资产增长到6.17亿元。其中,支出善款9336万元,重点用于支持德胜基金会开展‘和美社区计划’,助力顺德社区‘幼儿有优育,长者有照顾,文化有传承,社区有力量’,推动建设更具人文性和吸引力的顺德社区。”据和的基金会秘书长汪跃云介绍,德胜基金会“和美社区计划”聚焦顺德的205个村居,通过资助及时回应社区痛点需求,集中解决社区迫切问题。
截至2021年8月,“和美社区计划”共资助576个项目,覆盖10个镇街199个村居,累计撬动社会、政府资源约3512万元。
慈善是有温度的。
或者说,
没有了温度,也就没有了慈善。
温度是可以传递的。
救助、资助、帮助他人,
就是传递着慈善的温度,
给人以温暖。
有了温度,
慈善才会充满生机与活力,
才会助力梦想的放飞,
助推希望变成现实。
深圳市慈航纳生慈善基金会
宗旨“服务社会,服务生命”
深圳市慈航纳生慈善基金会(以下简称“慈航慈善基金会”)是经深圳市社会组织管理局批准,经深圳市民政局正式登记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社会公益慈善组织。
是一个由社会中产阶层、专业人士、社会爱心人士所组成,主要致力于:(1)资助学校建设,优化教学资源等助学公益事业;(2)资助贫困地区,改善贫困户生活水平;此外还积极参与敬老、救援救灾和社区服务等社会各类公益服务事业,开展各项公益慈善服务活动。
在以“携手心连心·与爱共成长”为品牌的服务下,举办了近百场青少年素质教育亲子公益活动,近10万人次的学生、家长、老师在心理素质、亲子关系、家庭和谐、生命成长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为社会的进步和公益活动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自身成长更不忘社会责任,
热心公益,代代相传,
用实际行动传递社会正能量!